<video id="9lpvl"></video>

          岳陽網 >新聞中心 >湖南

          讀懂湖南省委書記密集開展3次專題調研的深意
          時間:2023-07-27 16:25:09 來源: 指點

          “三高四新”,是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9月來湘考察時為湖南擘畫的美好藍圖。這一新的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也同時成為全省人民為之奮斗的核心目標。

          7月中旬以來,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之前調研的基礎上,又先后圍繞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三個高地”,密集進行了3次專題調研,調研行程遍及長沙、株洲、湘潭、常德4地,走訪了10多家企業。

          深入一線看“頭部制造業”

          近年來,湖南大力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制造業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提升至28.2%,4個先進制造業集群進入“國家隊”。下一步,如何不斷提升湖南先進制造業發展能級和水平,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7月14日,沈曉明就此在長沙、株洲開展專題調研。

          此次共調研了7個地方:旺旺集團湖南總廠、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長沙景嘉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遠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株洲硬質合金集團型材分公司、株洲千金藥業集團。單從地點看,有食品企業,也有工程機械制造類企業,還有生物醫藥、電子科技類企業,更有先進材料制造類企業。無一例外,它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優等生”。

          圖片

          7月14日,沈曉明來到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詳細了解技術研發、產品銷售等情況。 

          湖南,作為“制造業大省”,形成了3個萬億級、1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一批新興優勢產業鏈。沈曉明此次調研的長沙、株洲等地,也正是湖南先進制造業集聚地,頭部企業的薈萃地。

          從調研企業來看,不少民營企業在此次調研范圍之內,這也正契合了沈曉明4月13日在《新華每日電訊》發文所說:“深入挖掘民營經濟這個‘最大潛力’,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不斷提升湖南先進制造業發展能級和水平?!贝舜螌n}調研正是該發展思路的行動呼應。

          可以說,制造業強不強,關乎湖南經濟的支柱強不強。調研中沈曉明強調,要緊盯先進制造業這個主攻方向,持續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建設具有湖南特色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

          頭部企業是湖南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要不斷推動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專。沈曉明強調,要充分發揮標志性項目的示范牽引作用,支持存量企業擴能升級,依托龍頭企業精準招商,推進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強化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從制造到“智造”,工業革命的時空迭代,湖南如何引領這場新的人工智能時代的制造業革命,顯然已成為省委書記最為關切的發展焦點。

          錨定核心競爭力與擔當力:科技自立自強

          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年來,湖南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總攬,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全省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八。一個省份的發展潛力和后勁,關鍵還要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與水平,如何以“自立自強力”彰顯核心競爭力與擔當力,如何以“含新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從7月20日沈曉明在長沙、湘潭開展專題調研中可以找到關切的答案。

          圖片

          7月20日,沈曉明來到湖南科技大學,詳細了解海底鉆機研發歷程,與萬步炎教授親切交流。

          沈曉明強調,要深刻認識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國家所需與湖南所能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標志性項目的牽引作用,加快推進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湘江科學城、省級“四大實驗室”和“四個重大科學裝置”、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助推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近年來,湖南深入實施“芙蓉計劃”,聚焦種業、北斗規模應用等優勢前沿領域和產業集群,引進培養了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創業團隊。

          在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之路時,沈曉明強調,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機融合。

          由此可以看出,湖南省委高度關注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的擔當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這是湖南必須擔負起的國家責任。

          “雙輪驅動”:打造更高標準的營商環境

          “一件事一次辦”、湖南自貿試驗區成立三周年、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湖南主動深度對接融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發展戰略,加快構建以融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湖南的“朋友圈”持續擴大,“一帶一部”的樞紐優勢日益突顯。

          圖片

            2022年7月1日,一列滿載百貨、零配件、日用品、電子產品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國際鐵路港出發,開往波蘭馬拉舍維奇。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7月24日,沈曉明在長沙、常德開展專題調研。圍繞如何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加快推動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常德,沈曉明來到常德達門船舶有限公司、豐樹(常德)綜合產業園項目、湖南海利常德農藥化工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調研外資企業、外貿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經營、引進外資、國際市場拓展等情況。

          在長沙,沈曉明調研了解長沙國際鐵路港的國際貿易通道建設、產品進出口等情況和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的產品進出口等情況。

          “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而湖湘文化有“敢為人先”的精髓特質,湖南人的血液里有“睜眼看世界”的自覺。要開放、要發展,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正如沈曉明在《學習時報》上發文所說:“用好制度集成創新這把‘萬能鑰匙’”。調研中沈曉明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資源要素向湖南集聚。

          在談到如何將“一帶一部”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時,沈曉明強調,要以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擴大開放,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加強口岸和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構建高能級開放平臺,加大精準招商力度,持續推動湘商回歸,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開放型人才隊伍,推動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著眼的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著力的是打造更好引資引智引才的發展環境,讓湖南在適配打造全球研發中心的征途上更具內部動能和外部引力。

          “三高”雖然各有側重,但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就在前不久召開的湖南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沈曉明強調,要更加注重抓好“三個高地”建設,針對每個高地研究確定一批標志性工程,讓各地各部門抓有方向、干有抓手,并結合實際和職責找準融入“三個高地”建設的切入口和著力點,以此為牽引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

          湖南把“三高四新”放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全局中加以理解和把握,找準湖南發展的歷史方位,堅定地扛起黨中央賦予湖南的使命任務。既有逐個調研分析,又有通盤考慮。一錘接著一錘敲,積小勝為大勝,以行動上的務實擔當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這就是以“湖南之為”貢獻“中國之治”,以“湖南之答”回應“時代之問”。


          (編輯:戴宇琦)
          99伊人久久超碰